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沒變強,是因為讓自己過得太舒服了!

職業生涯很長,對企業而言,它需要你成為一個專才,但從職業發展來看,你需要成為一個全才,方能適應社會的變化。阻礙你成為全才的不良習慣有很多,有時候我們喜歡趨利避害,「拖延症」更是讓自己定下來的目標難以實現。

要如何擺脫做事總是懶洋洋、拖拖拉拉的壞習慣呢 ?
從現在起要努力去尋找各種讓自己變得不舒服的環境、習慣,別害怕痛苦,伴隨著痛苦的出現,才會有成長的空間。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人是強者,一種人是弱者。
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

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如果你學會了這種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畢竟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讓自己遍體鱗傷。

享受這種「不適」拒絕用「藉口」逃避。事實上,我們可以學會享受這種不適。

制訂計劃表格,
讓這點不適參與在生活中,形成一種習慣。一旦變成一種習慣就會舒服多,良好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找到方法:在於把一個很大的痛苦分解成 1000 份小不適,然後將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養成習慣,將不適轉變成舒適。我們可以透過上面的這種方法,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提升,改變一些壞習慣,培養一些好習慣。

五大好習慣是什麼呢?

1、不拖延的習慣
可以制訂一個表格,叫做“戰勝拖延”。每次有想要拖延的想法的時候,就立刻去做,
完成任務之後就在表格上+1,當完成+1000的時候,拖延的習慣就根除了。

2、健身的習慣
每次有意識地讓自己承受一些不適,會逐漸提升自己的忍耐力,一旦養成一種習慣,我們會依賴於這種不適帶給自身的有利刺激,讓自己感到更有活力。

3、閱讀的習慣
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會把讀書看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如果你能夠建立一個表格,

每讀完一個章節就在上面寫上+1。逐漸養成習慣以後,改成閱讀一本書寫上+1,你會發現一個月你甚至能夠讀上 5 本書。然後閱讀會變得不再痛苦,而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事情。當你能夠跟別人談起你閱讀的著作以及你的看法,會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4、早起的習慣

5、寫作的習慣
寫作是一個整理想法的好工具,將平時閱讀中的論點整理出來,加以思考,總結成自己的話語。這樣,邏輯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會逐漸加強。

練習將不適變成「好習慣」戰勝恐懼,擺脫拖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