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1997年左右參加了社會大學的課程,來授課的老師都是一時俊彥,記得有一堂課是當時全國電子總經理邱義城先生的課,他的課題是:創業~新事業的策略思考
過年在整理舊筆記時發現了這一篇,看了看即使是現在還是非常有道理,所以,提出來和大家分享!
邱總經理說:創業~ Create a value的過程:每個人就是一個公司,一個員工,一個老闆;學一件事就要用一千次一萬次才夠;累積效應,把賺錢的Model給磨出型來,再水平無限延伸!
策略:以未來三年的思考方向及做法,在競爭狀態下一種取得優勢的一連串行動,就是策略!
人資:所有工作數據化,再倒算人力需求
要役物,不要役於物:駕馭科技,善用新知,是未來的生存之道
科技業本身也是變局,一招快過一招:聯電才說要建廠,台積電就立刻合併德碁來加以反擊
危機:公司太大,決策太慢,產品的生命周期又縮短,慢就危機叢生!
以上,是1997年邱總的課堂摘要,即便是12年後來看這內容也是趨近於真理呢!呵呵~~難怪全國電子仍屹立不搖,足感心呢!呵呵~~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好書分享:抱怨是最好的禮物
![]() | 抱怨是最好的禮物
|
討厭顧客的抱怨嗎?覺得顧客冗長碎碎唸的抱怨,
全美知名意見反應專家-珍妮爾‧巴洛、克勞斯‧穆勒,在《
該如何處理顧客的抱怨,《抱怨是最好的禮物》
常理感想:才剛剛發了一篇轉惡緣為善緣,就看一本西方的書,
轉「惡緣」為「善緣」
轉「惡緣」為「善緣」
時近傍晚,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雷聲隆隆,天下起了大雨。
雨勢滂沱,看樣子短時間內不會停止,「怎麼辦呢?」和尚著急四望,所幸不遠 處有一座庄園,只好拔起腳步去求宿一宵,避避風雨。
庄園很大,守門的僕人見是個和尚敲門,問明來意,冷冷地說:「我家老爺向來和僧道無緣,你最好另作打算吧!」
「雨這麼大,附近沒其他的小店人家,還是請您給個方便。」和尚懇求著。
「我不能擅自作主,等我進去問老爺的意思。」僕人入內請示,一會兒出來,仍然不肯答應,和尚只好請求在屋簷下暫歇一晚,結果,僕人依舊搖頭拒絕。
和尚無奈,便向僕人問明了庄園主人名號,然後冒著大雨,全身濕透奔回了寺廟。
三年後,庄園老爺納了個小妾,寵愛有加。小妾想到廟裏上香祈福,老爺便陪著一起出門。到了廟裏老爺忽然瞥見自己的名字被寫在一塊顯眼的長生祿位牌上,心中納悶,找到一個正在打掃的小和尚,向他打聽這是怎麼回事。
小和尚笑了笑說:「這是我們住持三年前寫的,有天他淋著大雨回來,說有位施主和他沒有善緣,所以為他寫了一塊長生祿位。住持天天誦經,迴向功德給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結、添些善緣,至於詳情,我們也都不是很清楚……」
庄園老爺聽了這番話,當下了然,心中既慚愧又不安。後來,他便成了這座寺廟虔誠供養的功德主,香火終年不絕。
這是一位老和尚最喜歡講的,一個改造「惡緣」的故事。
世界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人生何處不相逢。胸襟寬大肚量能容的人,明了「大恩與大怨,人我原無兩」的道理,環境與他人施與自己的一切恩怨,都能激勵啟發自己,恩與怨都是成就道業的助緣 ;
相反的,心胸褊狹的人,除了求一時之快以外,積累惡緣阻絕善緣,結果只有逐漸封閉自己未來更多可能的路向。
或許,要如故事中那位住持般的胸懷修為,可能不易,然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以此為人生成長的標竿之一, 則個人的道路,自然無限的寬廣了!
感想:惡菩薩也是來成就我們的道業,這些所謂的惡緣,我們要善解而非惡解,就可以進入善的循環,轉惡為善,慈濟世界裡證嚴法師也常常提醒我們「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和大家分享這個正面積極的小故事!
時近傍晚,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雷聲隆隆,天下起了大雨。
雨勢滂沱,看樣子短時間內不會停止,「怎麼辦呢?」
庄園很大,守門的僕人見是個和尚敲門,問明來意,冷冷地說:「
「雨這麼大,附近沒其他的小店人家,還是請您給個方便。」
「我不能擅自作主,等我進去問老爺的意思。」僕人入內請示,
和尚無奈,便向僕人問明了庄園主人名號,然後冒著大雨,
三年後,庄園老爺納了個小妾,寵愛有加。小妾想到廟裏上香祈福,
小和尚笑了笑說:「這是我們住持三年前寫的,
庄園老爺聽了這番話,當下了然,心中既慚愧又不安。後來,
這是一位老和尚最喜歡講的,一個改造「惡緣」的故事。
世界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人生何處不相逢。胸襟寬大肚量能容的人
相反的,心胸褊狹的人,除了求一時之快以外,積累惡緣阻絕善緣,
或許,要如故事中那位住持般的胸懷修為,可能不易,然而「
感想:惡菩薩也是來成就我們的道業,這些所謂的惡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