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小聚讀書會分享:誰在背後挺你~打造職涯盟友團九大法則

2010-11-15 小聚讀書會
分享人:Hunter
創造貴人相助,也要成為別人的貴人!
打造個人的職涯盟友團,有四個基本態度和九大方法!
最重要的是:多練習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

有一個富翁…非常的有錢…凡是可以用錢買得到的東西…他都買來擁有享受…

然而…他卻覺得自己一點也不快樂不幸福…他很困惑

一天…他突發奇想…將家中所有貴重物品、首飾、黃金、珠寶通通裝入一個大袋子中…

開始去旅行…他決定只要誰可以告訴他幸福的方法他就把整個袋子送給他…

他找了又找…問了又問…直到一個小村莊…有位村民告訴他…

你應該去見這位大師…如果他也沒辦法…

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 ...也沒有人可以幫你了!

終於見到了正在打坐的大師…富翁非常激動的說:

我只有一個目的…我一生的財產都在這袋子裡…

只要你能告訴我幸福的方法…袋子就是你的了…

這時天色已黑…夜已降臨…

大師頓時抓了富翁手上的袋子…就往外跑了…

富翁一急…又哭又叫的追著跑…畢竟是外地人…

不一會…就跟丟了…只見富翁一邊哭道…我被騙了…嗚…我一生的心血…

最後大師跑了回來…將袋子還給了他…富翁見到失而復得的袋子…

立刻將其抱在懷裡…直說:太好了…!

只見大師再度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你現在覺得如何?幸福嗎?

幸福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

大師笑說:這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方法…

只是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視之為理所當然…

所以不覺得幸福…你欠缺的是一個失去的機會…

這樣你馬上就會知道…你所擁有的有多重要…

其實你現在懷裡所抱的袋子與之前的是同一個,現在你還願意把它送我嗎?

有趣的一篇故事…不知道它可以帶給你多少的想法…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你失去或缺乏某些東西時…

你會念念不忘…然而一但擁有了…卻又容易忽視它…甚至視而不見…

如果你戀愛過…你就會明白怎麼回事…戀愛之初 ...

對方的一通電話一句問候一份禮物…都會使你高興個許久…

只是…一旦關係確立…或結婚…這一切將會消失或者變成理所當然…

理所當然』你有可能會珍惜嗎?

就如常說的…人總是一直在意已失去的…卻不懂得珍惜還擁有的…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最近在看一本書…幸與不幸都是福…最後用書中的一段話來作個結束: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

我們很少想到自己還擁有什麼…對於失去的…欠缺的卻一直念念不忘…

所以說…上天為了要使我們有看見的能力…就安排了各種失去的課程…

藉由失去…讓人學習『看見』的能力… --- 看見自己擁有的幸福---

共勉之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我很善良,為什麼還有種種痛苦、煩惱?

我很善良,為什麼還有種種痛苦、煩惱?

在我剛入佛門不久,內心經常有不少莫名的痛苦,
由於對心靈的規律還理解不深刻,因此常常對因果報應存在種種疑慮。

我向德行極其高尚的師父請教:
「因果報應到底成立不成立?
如果成立,為什麼像我這樣善良的人還經常會感到痛苦
而那些惡人卻活得很好?」

師父很慈悲地看著我說:

「因果報應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真理,
是千真萬確的,不會有絲毫差錯的!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
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
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

所以,根據這個道理,既然你還經常感到痛苦,說明你內心還有惡存在,
還不是純粹的善人。而那些你認為是'惡人'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惡人。
一個人能快樂地活著,至少說明這個人還不是純粹的惡人。」

我不服氣地說:「我怎麼會是一個惡人呢?我一向心地很善良的!」

師父說:「內心無惡則無苦,你既然內心有痛苦,說明你的內心就有惡存在。
請你將你的痛苦略說一二,我來告訴你,你內心存在哪些惡!」

我說:「我的痛苦很多!我有時感到自己的工資收入很低,住房也不夠寬敞,
經常有'生存危機感',因此心裡常常感到不痛快,並希望儘快能夠改變這種現狀;
社會上一些根本沒有什麼文化的人,居然也能腰纏萬貫,我感到不服氣;
像我這樣一個有文化的知識份子,每月就這麼一點收入,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我的家人有時不聽我的勸告,我感到不舒服......」

就這樣,我向師父述說了一大堆自己的痛苦。
師父點點頭,不停地微笑,而且笑臉更加慈祥,並和顏悅色地對我說:

「你目前的收入足夠可以養活你自己和你的全家,你們全家也有房屋住,
根本不會流落街頭,只是面積小了一點而已,你完全可以不必要為這些感到痛苦的。
可是,因為你內心對金錢和住房有貪求心,所以就有苦。
這種貪求心,就是惡心,如果你已經將內心的這種貪求惡心去除了,
你就根本不會因為這些而痛苦。」

「社會上一些根本沒有文化的人發財了,你感到不服氣,
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種惡心;
你認為自己有了文化,就應該有高的收入,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惡心;
認為有文化就應當有高收入,這是愚癡心,
因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因,前世佈施才是今世有錢的原因。
愚癡心,也是一種惡心!"

"你的家人不聽你的勸告,你感到不舒服,這是沒有包容心。
雖然是你的家人, 他們卻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為什麼非要強求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和你自己一致呢?
不包容,就會心量狹隘。心量狹隘,也是一種惡心!"

師父繼續微笑著說:
"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癡心也好,
心量狹隘也好,這些都是惡心。
因為,你的內心存在著這些惡,所以,你就有和這些惡相對應的痛苦存在。
如果你能將內心的這些惡徹底去除,那麼,你的那些痛苦,也會煙消雲散。"

"要用快樂和滿足的心態看待你的收入和住房!
你應當想想你根本不會餓死和凍死,
而那些富人雖然也有錢,其實也只是沒有餓死和凍死。
你應當看到,人是否快樂,不取決於外在的財富,而是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態度。
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樂觀、安詳和勤勉的生活態度,
代替原來的貪 求心,你的心就會漸漸快樂起來。"

"社會上沒有文化的人發了財,你應當為他們高興才對,
要希望他們能夠具有更多的財富、擁有更多的安樂才對。
別人得到,要像自己得到一樣開心;別人失去,要像自己失去一樣難過。
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善人!
而你現在的心是別人的財富和安樂超過自己就不高興,這是嫉妒心。
嫉妒心是一種很惡的心,要堅決去除!要用隨喜心代替嫉妒心!"

"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面超過別人,就自以為了不起,這是傲慢心。

常言說'傲慢高山,不生德水',
人一旦有了傲慢就會對自己的不足熟視無睹,
因此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內心的種種惡,從而改過遷善。
所以,傲慢者自己堵塞了自己的進步之門。
此外,傲慢者常常會有失落感,漸漸會有自卑感。

一 個人只有從自己內心深處培養起虛懷若谷的胸懷,
心甘情願地永遠將自己放在謙卑的位置,
內心才會感到充實和安樂。"

"前世佈施才是今世富裕的真正原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而凡夫不識因果, 將"種瓜"認為是"得豆"的因,
將"種豆"認作是"得瓜"的因,這是愚昧的表現。

一個人只有勤學佛法的智慧,真正懂得萬事萬物的因因果果,才能內心明亮,
知道如何取捨自己的思想、行為和語言,
唯其如此,才能從光明走向光明,從安樂走向安樂。"

"虛空能夠包容一切,所以廣大無邊、虛融自在;
大地能夠承載一切,所以生機勃 勃、氣象萬千!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隨隨便便就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
即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要生起強求心,要隨緣自在!
永遠用善良的心幫助別人,卻不要貪圖或強求什麼。
如果一個人的心胸能夠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這個人怎麼會有痛苦呢?


師父說完這些話,繼續用慈悲而柔和的眼光看著我。

我久久無言,兩行熱淚從我的眼中流出。
我原來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善良的人,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惡人!
因為我內心有種種惡,所以我才有種種苦。

如果我的內心無惡,我怎麼會有苦呢?感謝師父,感謝佛!
要不是師父的教導和佛陀的恩德,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內心的惡!

願我生生世世不離善知識,
不離殊勝妙法,
迅速斷除 內心的惡!

從感恩出發
從謙卑做起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最近的生活感想

最近一位朋友因登山發生不幸,他的過逝固然令人難受,但許多好友的送行也令人感受到他平時待人接物的成功!

我更希望逝者已矣!大家在平時對自己的家人與另一半能有更深的體悟與付出!

有些事是平常就可以做的,而不是等人都往生了才流淚或者急急地想做些什麼?那都來不及了!

從小事開始,關心身邊的人,知道他平常在做些什麼?在言語或口頭上多釋出善意!

人生苦短,不必老是活在別人的眼光裡而吝出付出關懷;或者自以為感情內斂不善表達,一定要等有什麼事發生才來追悔或傾吐心意!

早上起床親切的問候,出門上班前一聲招呼,睡前聊聊天,那都是點滴累積關懷啊!

自以為不想打擾別人,反而帶給別人最多困擾;自以為深情,卻吝於口惠和一個主動親切的擁抱!

我只想說,把握光陰,工作、生活壓力誰沒有?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彼此的關懷加油與打氣啊!

提供大家想一想,從現在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只活在自己裡!

一通電話、一句問候.... 馬上就做,絕不會太晚!

和大家分享!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網路文章轉載:孝順需要教育

這兩天,兩個孩子輪番生病,兒子高燒不退,半夜我抱著他滾燙的身體、看著他火紅的面頰,即使知道沒有什麼大礙,做媽媽的總是擔憂、睡不好覺。


下午載女兒出門溜冰,我有感而發的問她:「媽媽照顧妳們好辛苦喔!妳將來會不會孝順我?」女兒傻呼呼的問:「什麼是孝順?」我說:「就是對我好、愛我啊!」女兒很天真的從後座探頭對我說:「會啊!我會孝順妳!我將來賺的錢都會給妳!」(因為阿嬤常常問她們,將來賺錢會不會給阿嬤?所以女兒馬上這樣回答。)

我笑著說:「媽媽不用妳給我很多錢啦!但是媽媽現在每天這樣很辛苦的載妳去上課、去玩,將來我老了,走不動了,我希望妳也要記得每天來看我、載我去玩、陪我去看病。妳會嗎?」七歲的女兒馬上接口:「我會啊!我長大以後還是要跟妳住在一起,每天都會看妳啦!」接著皺起眉:「可是我沒辦法帶妳出去玩耶!」「為什麼呢?」我問。「因為我不會開車、又不認得路啊!」真是可愛的回答。我忍不住親親她粉嫩的臉頰。

之前收過網路上轉寄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位堅強的女性,為丈夫、兒女付出,自己得了癌症,卻總是拒絕孩子與另一半的照顧,凡事自己來。她的好友勸她,要練習讓丈夫、孩子來照顧她,因為,愛是要「教」的。的確,我們應該要教會孩子怎麼樣來愛我們。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我得了急性腸胃炎,晚上在浴室嘔吐不止。我一回頭,看到四歲多的女兒,怯生生的站在我身後。我當時本來想叫她不要管我,趕快去睡覺,後來轉念一想,便對女兒說:「妳有沒有看到媽媽在吐吐?妳怎麼不問我『妳怎麼了?』」

女兒很聽話的照我的話問:「媽媽,妳怎麼了?」我對她說:「媽媽不舒服,妳可以替我拍拍背嗎?」她馬上上前來,用她的小手拍拍我的背、還摸了摸我的臉。我擠出微笑謝謝她:「謝謝!媽媽覺得好多了!妳可以倒一杯水給我喝嗎?」她很乖的立刻去倒了一杯冷水給我。

至此以後,我女兒只要看到我有什麼不對勁,一定會立刻問:「媽媽,妳怎麼了?」我上個月在九份不慎摔到,女兒第一時間立刻來扶我,問我:「媽媽,妳怎麼了?會不會很痛?」接下來的路程一邊走一邊叮嚀我:「媽媽,這邊很滑,妳要小心喔!」令人分外感動。

同樣的,我買了好吃的東西,也會要求她留給弟弟、我跟爸爸一起吃。看多了那種媽媽把雞腿讓給孩子吃,結果孩子長大以為媽媽只愛吃雞頭的故事,我深深引以為戒。所以,當女兒第一次一個人把她愛吃的生魚片整盤吃光光的時候,我狠很的責備了她。現在,她吃什麼好料,如果盤中剩下不多,她一定會問「還有人想吃嗎?」或是「沒人吃的話,我可以把它吃完嗎?」再也不會自私自利的一個人吃光光。

我一直很認同人本的一個觀念,就是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孩子身上,孩子將來就會花多少時間在你身上。你怎麼對待他,他將來就怎麼對待你。這點,從我公婆身上得到驗證。我婆婆含辛茹苦的養大三個孩子,三個孩子對她都很孝順,而我公公年輕時對家庭不太負責,現在老了,深怕孩子不理他,但老實說孩子對他也真的沒有什麼感情。

不過,除此之外,我覺得做父母的,也有責任把真實的狀況透露給孩子知道。無論你是開心、憤怒,或是沮喪、挫折,甚至窮困、卑賤,我覺得
「掩藏」不是一個好的教養方式。爸爸媽媽不是完人,我們應該學會承認我們也有錯誤,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會老,也會死,同樣的,我們付出的愛也希望獲得回報。教導孩子回報我們給予的愛,跟我們愛他同樣的重要。

Hunter感想:子女孝不孝順,都是父母自己教出來的。以為上班最大最重要,然皈把子女教育推給學校的父母,老的時候,就會知道當自己被推入老人院的苦。用心陪伴悉心教導,都是父母的責任啊!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一個人的執行力~摘自講義雜誌 09/09 Vol.45

「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種設計出來的成果。」~摘自博恩.崔西『一個人的執行力』

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每個人都希望快樂、健康、苗條、富有而且愈快實現,愈容易做到愈好。

人類的整個歷史過程中,為了呼應這種幾乎無處不在,想要一夜之間就成功的需求,數不清的人和組織於是提供各種誘人花招,標榜各種特殊技術,詭奇想法與秘訣,都是為了讓人不需付出努力就能成功與快樂。


每隔一、兩年,就會有人推出《秘密》之類的書,鼓吹一步登天,輕鬆致富不難。根據《秘密》的說法,你所要做的就是「想」,只要將好念頭視覺化,就能吸引你想望的一切好事進入你的人生。對於那些不願意下必要苦功以完成有價值事物的人來說,這點子很有吸引力。

然而,成功的真正秘密是,「根本沒有秘密」。有的只是世世代代以來,人類發現然後再發現的普世原則與永恆真理而已。快樂、健康與富裕不會憑空而至,它們是精心設的成果,是因果關係鐵律的產物。

這項鐵律說,「凡有因,必有果」;也可以說,「凡有果,必有因」。當你做了某些事,就會得到某些成果。《聖經》上有句話說,「你播下的是甚麼,收成也是甚麼」。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爵士寫道,「任何一項作用力,必有一項等同的反作用力。」

成功沒有「秘密」,但有一條簡單規則,如果你能效法其他成功的人,做他們所做的事,而且一再這麼做,那就沒有甚麼東西可以阻擋你逐漸獲得和成功的人一樣的結果。反之,如果你不能效法其他成功人士的作為,沒有人能幫你。

成功不是偶然,不是運氣,而是一種設計出來的成長。可說是一種因果關係。

或許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後來成為宗教、哲學、與心理學的基礎原則,就是「思想是因,情境是果」換句話說,你的思想創造你的現實。你見到的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你所認定的世界,無論你往何處看,你看到的都是你自己。更廣泛地說,你的外在世界,即是你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無論你在內心想到甚麼,外在事物都會向你反映回來。你如果想知道一個人內心想些甚麼,只需觀察外在的他身上發生了甚麼就行了。

沒有人能違反「外在世界呼應內在世界」的「呼應定律」,至少沒有人能長期違反。如果你內心沒有做好持有某些東西的準備,沒有為此下足功夫,你外在絕不可能長期取得和持有這些東西。

有人說,要成功,必需擁有成功的條件。所謂成功的條件就是你的外在想擁有甚麼、經歷甚麼,內在就浮出心理上相對應的東西。你想改變外在世界,就得改變內心世界,就像德國文豪哥德所說:「想得到更多,你必須先讓自己的內在更多。

也就是說,無論在哪一個領域,如果想創造不同的人生,首先你就得轉變成不同的人。你必須學習成長,擁有必要經驗從經驗中得到智慧和見解,從此你才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一切並無捷徑。

我要說的是,人生的旅途也一樣,你大多數的時間是偏離預定路線的。無論事先規劃與準備得多麼周詳,你的人生仍將充滿兩步退一步的波折起伏。從展開人生旅程起,直到抵達終點為止,你必須不斷更正行程。你必須重新啟動,停下來往左或往右,從障礙物底下鑽過,或由上方超越,而且往往還得走回頭路。如果立志要做個自己想做的人,完成目標與維持成功,「波折」是你必須擁有的基本經驗。

一位智者以前告訴我:「成功才是目標,其他一切不過是註腳。」想獲得一番大成就,你需要明確的目標,計畫與行程表,明白今天的你在哪裡、未來的你要去哪裡。踏出第一步。你得採取行動,首先就是克服對失敗的恐懼,接著要克服可能出現的失望。你要揮別舒適地帶,也就是不能只活在有限的行為與環境當中,不能躲避任何危機感,你得進入「不安地帶」。

成功的真正秘密是,人生彷彿一次長途飛行。首先該決定去那裡登機,然後起飛;在事先就知道整個旅途過程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會偏離航線的情況下,朝目標飛行。一但啟程,就得準備好這趟路上將不停地調整路線,直到抵達目的地為止。

.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這封信很快流傳於各大網站, 很多父親看後感觸很深,我覺得不只給兒子, 其實適合所有人看!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這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 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 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賓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你的爸爸梁繼璋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網路文章轉載:人生教我的45個功課

人生教我的45個功課


也許你不會100%同意Regina Brett,但在她的功課清單裏還是有些寶藏.

作者 : Regina Brett, 來自俄亥俄州, 克里夫蘭, Plain Dealer

"為了慶祝變得更老了, 我曾經寫下人生教我的45個功課. 是我寫過最叫座的專欄." 再一次, 在這裡呈現這一個專欄

人生教我的45個功課


01.人生是不公平, 但還是好得很.
02.懷疑的時候, 為未來踏出一小步.
03.人生太短, 短到來不及浪費時間去恨任何一個人.
04.生病的時候, 你的工作不會照顧你. 你的朋友和父母會. 保持聯絡.
05.每一個月付清你的信用卡.

06.你不需要每一次都吵贏. 同意你不同意的.
07.找人一起哭. 它比獨自啜泣更加療癒
08.對上帝生氣沒有關係. 祂受得了.
09.退休存款從你的第一張薪水條開始.
10.講到巧克力, 抗拒只是徒勞無功.

11.和你的過去和解, 所以它不會搞砸你的當下
12.讓你的孩子看到你哭沒有關係
13.別拿自己的人生和他人做比較. 你根本不清楚他們的人生是怎麼一回事.
14.如果一段親密關係要偷偷摸摸, 你根本不應該涉入.
15.一眨眼的功夫什麼都會變. 但是別擔心: 上帝從來不眨眼.

16.深吸一口氣. 它會安定你的腦.
17.沒用, 不美, 或不喜悅的東西都丟掉.
18.沒讓你死的,真的會讓你更堅強.
19.重拾快樂童年永不嫌晚. 但這第二次只能靠你不靠人.
20.當關乎追求你生命的所愛, 不要把不要當答案

21.點蠟燭, 用好的床單, 穿上炫麗的內衣. 不要特殊場合才用. 今天就是特別的一天.
22.準備要周全, 然後隨遇而安.
23.現在就離經叛道. 不要一把年紀了才開始穿上紫色
24.最重要的性器官是腦袋.
25.除了你, 沒有人在主宰你的快樂.

26.把所謂的不幸用這一句話把它表框起來 "五年後, 這還重要嗎?"
27.永遠選擇生活
28.原諒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29.別人怎麼看你不干你的事.
30.時間會痊癒幾乎每一件事. 給時間. 時間.

31.無論情況多好或多壞, 它都會變的.
32.不要那麼認真的看待自己. 沒有人會這樣看待你的.
33.相信奇蹟.
34.上帝愛你是因為祂就是這樣, 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或是沒做什麼.
35.不要稽查人生. 現在就呈現和做最大的發揮

36.變老了打敗另一種選項 - 死得早.
37.你的孩子只有一個童年
38.最後真正最重要的是你愛過
39.每一天都出門. 奇蹟在四處等著.
40.如果我們都把我們的問題都丟成一堆, 然後看看其他人的, 我們會把我們的撿回來.

41.忌妒浪費時間. 你已經擁有你所需要的了.
42.最好的都還沒來.
43.不管你感覺如何, 起來, 穿好和呈現
44.
45.人生不會打上蝴蝶結, 但它仍然是一份禮物.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網路文章轉載-給被資遣朋友的良心建議

希望各位能用不同的心境來讀這篇文章 ----- 給被資遣朋友的良心建議

不管你是主管還是員工,都該好好的看這一篇文章。-過完年將就看看,也許工作的心境會不同

==============================

雖然喝紅了臉,你的沮喪、不平與不安,全寫在臉上了。在公司上了這麼多年班,突然一早上進公司,總務就發個紙箱給你,還站在一旁盯著你收拾東西,連電腦也不許開,收拾好了就走人。事情過了個把月,你還是氣憤難消。



你說看到昨晚的電視新聞,上千名失業勞工聚在勞委會抗議,要求政府對於企業裁員與失業率升高,提出對策。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


說來也巧,昨天中午我公出時走延平北路,正好經過勞委會。也曾停下來瞭解了一下抗議的訴求。所以對於他們抗議的原由,我能理解。


但當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我就有些話想對你說說。


你我曾在券商共事,長期研究過許多上市公司的營運,也讀過許多相同的資料,你應該還記得,許多統計資料都顯示,有七成以上的公司,開業之後撐不到三年。剩下的一半也會在後來的兩年中陸續結束,能夠持續經營超過十五年以上的公司,不到百分之三,十五年以上的,更是不到百分之一。


照這樣來算,如果我們都從二十五歲左右進入職場,六十五歲退休,四十年的時間裡,想要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並不是一個很切實際的期待,對嗎 ? 比較實際的情況應該是,我們會經常因為公司前途無亮自行跳槽,也常會因為公司無法再經營下去而不得不離開,對嗎 ?


其實你們公司的情況,半年多前就有跡象了,老闆經營的方向不對,你也曾抱怨了半天。我還記得那時我們聊過,我問你怎麼不另謀高就,你說你試了,但是談來談去,發現薪資都沒有現職高。我講了一句很刺耳的話,你還記得嗎 ? 我說,別抱怨他了,雖然他是個不善經營的人,但至少他付給你的薪資,已經超過你的「市價」了。


其實當時我應該再提醒你,有這種現象,表示你應該趕快在自已身上多下點工夫了。你的競爭條件已經在衰退當中,繼續這樣下去,保不住工作只是遲早的事。我疏忽了,這點我向你抱歉。


曾經和一位創業成功的朋友有過一席印象深刻的談話。那已是四、五年前的事。他長我十來歲,在成功前曾經有過兩次事業失敗的經驗,負債累累。捫心自問,若我是他,恐怕再也沒有勇氣嚐試了。但他還是不肯放棄。第三次,他成功了。那日與他飲酒吃飯,已是他創業成功的第五個年頭。他說前四年的獲利都用來還了債,現在才算稍微賺了點錢。


我舉杯表示佩服,微醺的他卻按住我將到口的酒杯,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你上班的公司經營不善,快要倒,你會有什麼打算 ? 」


想都沒想,我說當然馬上開始找下一個工作。還開玩笑的問他公司裡還缺不缺人。


聽了我的回答,他意味深長的笑著看了我一會,才開口說:「這半年來,我到處問人這個問題,我打算問滿一百個,你是第八十六個,大家答案都大同小異。從來沒有一個告訴我:『我會去告訴老闆,別擔心,我會用我的全部家當陪他拚到底。』」


他說,失敗過兩次,他想通了這個道理:船沉了,和船一起沉的總是船長。水手都帶著剩餘的糧食、飲水,搭救生艇走了。


所以這次他的學到了教訓。績效好,該加薪就加,該發獎金就發,但績效不好,該減薪、該裁撤,他一定公事公辦,不會拘泥員工的年資或彼此的感情。因為,「如果你感情用事,顧慮那些該裁該減薪的人會不舒服,而不處理,就反而會造成表現好的人更不舒服,他們會離開你,最後留下來那些原本就該砍掉的人,公司很快就不可挽救。這不只是控制成本的問題,而且能避免人才流失。」他說。言下之意,他反省過,這方面處理不當,是他過去失敗的原因。


從那天開始,我再也不曾認為公司有持續雇用我的義務,因為我的確沒有陪老板沉船的打算。除了上班時間仍舊做好我職掌的工作,我也在自己身上下了一些工夫,做好隨時隨地可以離開的準備,不論主動或被動。還記得你曾經笑過我習慣到處面試去探行情嗎?就是因為與他那一席話。我覺得勞雇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條件式的關係,當維持關係的條件不存在,雙方都有解除關係的權力。


我們都曾幾度跳槽,在「開除」老闆的當下,也都蠻絕情的,不是嗎?


我們若指望在一家公司上一輩子的班,那得保證老闆永遠喜歡我們,我們也永遠喜歡老闆,再加上他公司永遠不會倒、能賺錢,還要我們的價值永遠不會被取代。少了上述任何一個條件,都不可能。你覺得這種情形會常見嗎?


我不是在幫資方講話。我知道有些資方是故意惡性倒閉,自己乘救生艇帶走補給,讓員工和相關往來業者跟船一起沉。不過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希望創業能夠成功,如此一來,一旦自己有好日子過,還可以提供許多穩定的就業機會,養活好幾家人,甚至像王永慶,養活的是數萬個家庭的幾十萬人。創業者投入資金、時間,還有比員工更多的勞心勞力,同時承擔著因為營運能力不足、判斷不正確、被倒帳、景氣反轉等無時不刻都存在的失敗風險。失敗的結果,常常是背負沉重的債務,從此一輩子翻不了身。


平均每當一人創業成功,就有九個人失敗,而這些成功的人,平均都先失敗過兩次。連王永慶在創業早期也失敗過。這些資料,你也都讀過,不是嗎 ?


相對而言,受雇者得到一個職位,只要每天早上按時去上班,做好指定的工作,按時下班,每個月時間到了就有一份薪水可領來養家活口,如果外面找得到薪水更高、福利更好、前途更光明的工作,通常會遞出辭呈離去。而如果找到的工作薪水更低,就表示在現職上已經「超額獲利」。若是公司經營失敗,除了拿不到的薪水,沒有其他的風險。


在這樣的相對關係下,我們身為職員、勞工,有什麼資格抱怨老闆為了能夠繼續營運下去而裁員 ? 至少還發給了你離職金,沒有等到薪水發不出來再落跑。而且,他總還留了人下來,我們該不該想一想,為什麼走路的是我們 ?


曾經聽過一個很詼諧嗜酒的老頭講課,他說他平生最看不起的,是下了班就罵老闆,隔天又繼續去上班的人。你現在聽了一定笑不出來,但當時課堂上是哄堂大笑。


他說,若有本事找更好的工作,不用抱怨,走就是了。如果沒有這個本事,那就根本沒有抱怨的資格。


我真的不是在幫資方講話。只是這一個多月來,幾次聽你埋天怨地,我希望你也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沒有責任。你開啟了你的求職網頁,寄出了許多履歷,得到幾次面試的機會,但條件都不如你原來的工作。面對這樣的情況,你除了找我喝一杯,訴訴苦,有沒有想過外在的環境變了,你的心態也該調整 ?


現在的就業市場,是一個硝煙密佈、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殺戳戰場。你覺得已經彈盡援絕。這時候的你,該做的不是到處去嚷嚷著戰爭的不公平。這件事大家都很清楚。但仗還是要打下去。而且最慘烈的時候還沒來。你若決定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抗議上,我會尊重你,但請恕我直言,那不是你現在該做的事。


你所應該做的事情,是遍尋你的身上、四周,找出任何還能使用的武器(也就是你有多大的能耐)。哪怕原本用的是機關槍,現在只剩一把美工刀,但只要先守住一個小小的方寸之地,別被打掛,你就能繼續在戰場上存活,就有殺出重圍,看到戰爭結束的機會。


而且,不論將來的結果如何,你一定要記得現在這個經驗:永遠要不停止成長學習。別再使自己陷入武器不夠用的處境。這是自己的責任,不是別人的。拿自己的不幸去怪別人是最容易的事,但卻一點幫助也沒有。


現在說這些話,我知道你看了心裡不會太痛快。但那種只會安慰你、哄你,任由你在怨天尤人的思維裡自暴自棄的朋友,我不會當。我若是那種人,你也不必當我是朋友。



說真的,目前景氣及台灣的投資環境的確不好,今天我對你說的這些話,明天也許就得說給我自己聽了。現況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每個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惶恐,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坐以待斃一定沒指望,你同意嗎 ?


今後我仍然願意陪你喝酒聊天,喝咖啡吃飯,陪你聊天說笑,陪你檢視身上的武器,一起研究在這戰場上存活下去的策略。我們是長年的朋友,相交相惜,理當互相支持。但那不表示我想同情你,也不認為你需要我的同情,所以,聽你怨天尤人,今晚是最後一次。


加油。我們一起。

網路文章轉載:這是我的福氣

現在能看到以下這封文章都是有福之人

鵑鵑原本在美國工作,公司給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單身,生活過得很逍遙。

前一陣子她住在臺灣的母親罹患腦瘤,開刀後復原得很慢。

鵑鵑立刻請調回臺,找了間公寓,把母親接到身邊就近照顧。

鵑鵑不是家中的獨生女,上有大姐,下有弟弟,但是只有她放棄原本的生活,

承擔服侍母親的責任。

她大姐偶爾給她一筆錢,當作是孝親費,此外很少露面,更別談關心自己母親的現況,

好像出點錢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母親推給妹妹。

我們這些鵑鵑的朋友看不過去,紛紛提醒她要找大姐和弟弟談清楚母親的事。

鵑鵑保持她一貫的優雅從容,靜靜的說:「照顧媽媽是我的福氣。」

原本為她打抱不平的我們,聽了這句話,頓時沉默起來。

難怪從來不曾聽她抱怨,自認享有「福氣」的人,怎麼會向人訴苦呢?

她總是耐著性子尋找適合母親的飲食配方和復健機構,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時光,


鵑鵑忙著張羅都來不及了,哪有閒功夫喊累叫煩哪!

在鵑鵑細心打點下,病情不大樂觀的母親,身體竟一天天好起來,

母親想要康復的意願也啟動了,甚至會離開臥房到屋外走走。

原本令人覺得沉重的擔子,因為鵑鵑懂得惜福,居然化作豐盛的禮物。

現在鵑鵑成了大家的強心劑,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或者受了委屈,習慣性的退縮、

放棄、抱怨或指責別人時,總會想起她的話。

在我們這一群朋友中,開始流行一種句型:「能多做一點是我的福氣

「孩子不聽話,耐著性子引導他是我的福氣。 」

「擠公車沒位子坐是我的福氣。」

那麼能認識你也是我的福氣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多少帶著點自我解嘲的意味,有時也是開玩笑,但不知不覺中,

我們看待周遭人事物的態度有了明顯變化,原來好福氣也是會傳染的。

一句話人生的成敗,常常因為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話而有決定性的影響。

尤其對人有用的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深受感動,甚至豁然開朗;由於「一句話」

而改變一生的事例,更是多不勝數。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卡內基,小時候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小男孩。

他九歲的時候,父親將繼母娶進門。

他父親向新婚妻子介紹卡內基時,如是說:「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

他實在令我頭痛,說不定明天早晨他還會拿石頭砸你,或做出什麼壞事呢!」

出乎卡內基預料的是,繼母微笑地走到他面前,托著他的頭,注視著他。

接著告訴丈夫:「你錯了,

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

只是還沒找到發洩熱忱地方的男孩。」

此話一出,卡內基的眼淚不聽使喚地滾滾而下。

就因為這一句話,建立了卡內基和繼母之間深厚的感情;也因為這一句話,

成就了他立志向上的動力;更因為這一句話,

讓他日後幫助千千萬萬的人一同步上了成功之路。

「一句話」很容易說,但重要的是要能讓對方受用。

給人一句好話,讓人生命奮起飛揚,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人要常說:

第一、給人歡喜的話;
第二、給人鼓勵的話;
第三、給人肯定的話;
第四、給人讚美的話。

多說好話,少說壞話。

不經意的一句輕浮話,有時會自毀前程,而一句關懷別人的話,

卻能讓沮喪的人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因此人要經常檢點自己的口舌,以免破壞了好因緣。

原來你也很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

這一天,走過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問:「年輕人,為什麼不快樂?」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窮。」

「窮?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說。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不解。

老人反問道:「假如現在斬掉你一個手指頭,給你 1千元,你幹不幹?」

「不幹。」年輕人回答。

「假如砍掉你一隻手,給你 1 萬元,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使你雙眼都瞎掉,給你 10 萬元,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80 歲的老人,給你 100 萬,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 1000 萬,你幹不幹?」

「不幹。」

「這就對了,你已經擁有超過1000 萬的財富,為什麼還哀怨自己貧窮呢?」

老人笑吟吟地問道。

青年愕然無言,突然什麼都明白了。

心靈導航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早上醒來發現自己還能自由呼吸,

你就比在這個星期中離開人世的人更有福氣。

如果你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危險、被囚禁的孤寂、

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饑挨餓的難受……。

你已經好過世界上五億人了。

如果你的銀行帳戶有存款,錢包裡有現金,你已經身居於世界上最富有的 8%之列!

如果你的雙親仍然在世,並且沒有分居或離婚,你已屬於稀少的一群。

如果你能抬起頭,面容上帶著笑容,並且內心充滿感恩的心情,你是真的幸福了。

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這樣做,但是他們卻沒有。

如果你能握著一個人的手,擁抱他,或者只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確有福氣了。

因為你所做的,已經等同於上帝才能做到的。

親愛的:如果你能讀到這段文字,那麼你更是擁有了雙份的福氣,你比20億不能閱讀的人不是幸福很多嗎?

看到這裡,請你暫且放下書,然後非常認真地對自己說一句話:

「哇!原來我是這麼富有的人! 」